洛扎县地处西藏南部、喜马拉雅南麓,全县中部就是一条大峡谷——洛扎沟,东南与措美县和错那县为邻,西北与浪卡子县相连,南与不丹王国接壤,边防线长200余公里。洛扎,藏语意为“南方大悬崖”,境内地势东南低、

山南援藏记之奇遇 · 彩虹沟

  洛扎县地处西藏南部、山南喜马拉雅南麓,援藏全县中部就是奇遇一条大峡谷——洛扎沟,东南与措美县和错那县为邻,彩虹西北与浪卡子县相连,山南南与不丹王国接壤,援藏边防线长200余公里。奇遇洛扎,彩虹藏语意为“南方大悬崖”,山南境内地势东南低、援藏西北高,奇遇海拔落差较大,彩虹多悬崖峭壁,山南山路崎岖。援藏

片段.jpg

  上午9点,奇遇我们从拉康镇向洛扎县城进发。拉康镇位于洛扎县境东南部,属边境小镇,面积430平方千米,人口不到2000人。车子在峡谷的山路上行驶,7月的洛扎雨水充沛,溪流夹杂着泥沙在山涧咆哮穿行,与巨石相撞,发出轰鸣巨响,飞溅起浑浊的浪花。车子沿着山路缓缓前行,驶过了一个又一个弯道,海拔慢慢地升高了起来,忽然间有了耳鸣的感觉。窗外,山石与黄土融为一色,绵延不断,一望无际。长期的雨水冲刷,在山体上留下一条条沟壑,远望去像硕大的脑丘,更像剥了皮的核桃。临窗而望,已距山谷数千米之高,山路象一条灰色的草蛇匍匐在山上。车子每拐过胳膊肘弯时,感觉自己像悬在空中,眼前一片空白,一种极度的恐高油然而生,我们不停地提醒着司机师傅慢点,再慢点。约一个小时后,感觉车子是在下坡了,我的心跳渐渐平缓了下来。

片段_2.jpg

  车行至谷底,我们停车休息。站在路边,浑浊的溪流毅然咆哮着。黄褐色的页岩石壁立千仞,临之目眩。停车一侧的山壁上,鹅卵石与泥沙清晰可见,印证着千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,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磅礴力量。车继续前行,忽遇前方堵车,原来是前方出现山体滑坡,路工队正在施工,约二十分钟后,路障清除。车子在悬崖绝壁间又穿行了约四十分钟,不觉中海拔竞升至3500米。将近前方三叉路口时,司机说:“前面左拐,有一处景点叫彩虹沟,这里偏僻,知道的人不多”。出于好奇,我们决定前往。

  车行至三叉路口时左拐,眼前是两座悬崖绝壁在路两边对峙着,象一座洞开的石门。穿过石门前行,瞬间屏蔽了溪流的咆哮声,竟显得如此安静。眼前不再是悬崖陡壁,一块平缓而舒展的山谷展现在面前。远处逶迤而下的溪流,象一条白色的飘带。山谷两岸一片青绿,成群的牦牛在悠闲地吃着草。水泥路并不宽阔,车子似乎一直在拐弯前行,约半个小时,忽见前方的道路上挂着经幡。这是一个藏式寺院,门头上写着“扎西根培拉康”。司机说,“扎西根培”是彩虹沟的意思,“拉康”意为神殿。该拉康建于公元1479年,寺庙内至今保存着西藏四大绘画家之一顿珠加措所画的唐卡,还有很多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。寺院右边是一片湖水,象一块翡翠静静地安放在这里,不时有水鸟从湖边飞过。

片段_3.jpg

  车子前行,海拔渐渐升高。沿途的山壁上,竞发现两间藏式房檐,大门是用花色藏帘掩着的。这是当地藏民的洞房,房体深嵌在山石里,房檐依石壁而砌。正感慨藏族同胞利用自然的高超智慧,猛抬头,前面竞是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!天已经放晴了,太阳从云层里透出明媚的亮光,五颜六色的山花就像不小心倾倒了画家的颜料瓶一样,那殷红、鹅黄、粉白等各种颜色,被随意地泼洒到碧色的山坡上。远处,蓝天和白云下的雪山庄严而俏美。我们被眼前的视觉引起了强烈的心灵震撼,无不使人心醉神迷,怪不得人们称之为“彩虹沟”。下车,拍照,移步换景,大家忘记了这是在海拔近4000米的山谷之中。司机指着对面山腰上那一片片殷红说:“那些都是杜鹃花,每年四、五月份的时候,这里不仅杜鹃最盛,还有成片成片的桃花。彩虹沟只有七户人家,以放牧为生,这里的牛羊质量最好,吃的是虫草、喝的是天然雪水。这一带东、西、南三面的雪山海拔在5000至6000米,雪山下方有108种花草树木,据历史记载和有关专家的判断,这些大部分是名贵药材”。

片段_4.jpg

  留恋在蓝天白云、雪山花海之间,大家久久不舍离去。这里的每一株小草和野花似乎都带有灵性,在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中,造就了“南方大悬崖”的荒漠和险峻,却意外地留给了人类一个神秘的乐园。下山的路上,我们不停的回望,感慨大自然的巧夺天工,意外、惊喜、震撼......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受,这就是彩虹沟留给我永远的记忆吧!(安徽省经信厅 陈海洋)


💬 发表评论

© 2025 我的博客

用心记录,热爱生活